法兰克的红酒文化
法兰克的历史篇:
公元前50年,凯撒大帝征服了高卢,罗马军队带来了葡萄藤苗,并将他们种植在了‘法兰克’的土地上。
公元486年,中欧最强大的国家--法兰克王国(L'empire Carolingien)在查理大帝统治时期达到了顶峰,其权势也深刻影响了此后的法国红酒发展,这位伟大的皇帝预见了法国南部到德国北边葡萄园遍布的远景。
法国红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 “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毕生的工作,法国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遍世界。
公元829年后,法兰克王国被分为东法兰克帝国、西法兰克帝国。只有西法兰克帝国继续使用‘法兰克’这个名称,最终演变为今天的法国。‘法兰克’对于法国红酒以及法国的历史而言,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十七、十八世纪前后,法国便开始雄霸了整个葡萄酒王国,波尔多和勃艮第两大产区的葡萄酒始终是两大梁柱,代表了两个主要不同类型的高级葡萄酒:波尔多的厚实和勃艮第的优雅,并成为酿制葡萄酒的基本准绳。然而这两大产区,产量有限,并不能满足全世界所需。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六、七十年代开始,一些酒厂和酿酒师便开始在全世界找寻适合的土壤、相似的气候来种植优质的葡萄品种,研发及改进酿造技术,使整个世界葡萄酒事业兴旺起来。以全球划分而言,基本上分为新世界葡萄酒及旧世界葡萄酒两种。新世界代表的是由欧洲向外开发后的酒,如:美国、澳洲、纽西兰、智利及阿根廷等葡萄酒新兴国家。而旧世界代表则是有百年以上酿酒历史的欧洲国家为主,如: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
相比之下,欧洲种植葡萄的传统更加悠久,绝大多数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都诞生在欧洲。除此之外,新、旧世界的根本差别在于:新世界的葡萄酒倾向于工业化生产,而旧世界的葡萄酒更倾向于手工酿制。手工酿出来的酒,是一个手工艺人劳动的结晶,而工业产品是工艺流程的产物,是一个被大量复制的标准化产品。
Drink less but better(葡萄酒要喝少,但要好)是法国红酒的一句不朽的谚语。各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法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最好的葡萄酒产地,法国是葡萄生长的一片圣土,也是世界红酒品牌的典范!